来源:呆小猎
2023年大家都在写职场焦虑文章,大家虽然有吐槽,但心态还是比较饱满的,只是有点危机意识,大部分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即使优化,也不会到自己,即使到自己,找个工作还是容易的。
所以大家选择空窗,选择慢慢看,不着急,春节,陪孩子读书,暑假,一眨眼2024过完了,也没看到好机会,开始有危机感了。
危机感慢慢就变成无力感,慢慢就开始各种职场小作文,裁员,优化,吐槽,成为大家流量点,这其实对于企业和人力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一. 2024 年 IVD职场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猎头帮助候选人做了哪些事情?
1 岗位情况:
2024年,小猎总共服务50+企业,接到的岗位招聘需求400个,(年底统计到岗率,包含内推,自己投递等,整个岗位80%结束,特别是大厂,有的企业可以完成100%空缺岗位招聘,企业招聘是一直在进行的)
其中销售类职能占据50%,市场20%,国际销售10%,研发10% 其他职能*(质量,注册,生产)10%。
销售类第一,也有很多候选人开玩笑说,现在连研发,生产岗位,都写了一些销售职能,因为投融资影响,出现大量同质化产品,并且除NGS、甲基化类企业,其他企业已经到拿证周期,需要销售人员。
市场类岗位竞争激励,如果在一线城市,有大量的市场人选求职,比如上海,外资营销中心都在上海,释放出大量候选人,如果市场类候选人选择在上海进行就业,面临很大挑战,同时对于人选要求在变高,销售职能,语言,学历,专业。
除非差异化就业,去其他公司总部(三四线城市)。
国际销售,目前IVD公司国际销售招聘的人才画像,来源于出海做的很不错的IVD公司,并且有近20+公司在深圳设立外贸中心,方便挖掘深圳外贸人才。
研发类10%(分子诊断研发,整个2024年接到10个,其中要求博士,英文好;NGS研发没有接到;)
其他研发,仪器研发大概20个需求(机械,软件,硬件,系统,液路);另外是免疫试剂-化学发光研发。
Poct,胶体金,免疫比浊等,均未提供核心招聘需求。
2 用人标准:
- 从校招来看,统计了目前上市公司校招情况,2024年校招学校,985已经超过50%,整体公司的研发,营销,人员都进行升级,博士专场,检验专业学校专场,作为人才储备。
- 当这批毕业生入职,对于目前在职的人选也是巨大挑战。
- 拥有海外留学经验不一定能加分:之前更新过留学花费几百万,回国就业月薪一万多,是真实案例和调研。
- 社招的趋势:目前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基本都是来源于国内外大厂。
- 通过统计对比,2024拿到offer的候选人,经验非常丰富,学历高,年龄35-40岁之间。
很多岗位(注册,产品经理,市场)等灵活办公的岗位,越来越回归总部,2024年很多灵活岗位取消,对于人选来说有挑战,特别是高薪岗位的人选,远离总部,跟老板的合作信任出现差距,这样会释放一部分候选人需要找工作。说到薪酬,是2024年的难点,企业能给的,与候选人期望的差距比较大。销售类,一般区域经理8-12、省区12-15、大区 18-22、总监 40-50市场类人选,如果是最近2-3年没跳槽的情况下,基本能持平跳槽,如果是在2020-2024多次跳槽的,基本需要降薪,因为当时高位跳槽。外资市场总监80-120万;经理,高级经理50-70万。人选需要放平心态,企业集采以后,成熟项目利润下降,自然降本,薪酬有一定回落是正常现象。可以有大概参考。50万的候选人,如果企业体量在5000万,勉强;如果企业在1-5个亿,那人选压力小;如果企业体量低于5000万,那对于人选的要求非常高。销售,有的企业在设置岗位的时候,按照业绩,假设某个省一个亿的销售额,大概10个人;如果只有8000万,那需要裁员;如果1.2个亿,需要招聘。
大平台,国企,外资,创新型产品平台,中小厂家(同质化),整体求职状态偏保守和稳定。①收到的大部分的简历均在2024年出现空窗,问了没有就业的原因:因为空窗,对于行业发展最新情况,每家动态,对于政策的认知都有偏差,需要重新去熟悉和了解。很多优秀的候选人在面试中,经常建议企业不要去做了,没有任何机会等等,面试角色没有摆正。- 微信实名+公司名字,备注里面有自己的联系方式,一直能被联系
小结:在这一年中,辅导了一部分候选人重新回归职场(研发类-从一线城市回到内陆城市,为了在职场),国内转国际,外资落地内资,这个过程中,虽然很难,想要大家接受落差还是非常难的,但很高兴,最终很多认知清楚的人,拿到offer。二.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什么类型的企业,在寒冬之下才能活下去企业和人才都需要改变,目前淘汰是很正常的,不能站在风口。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们今年招聘的销售人选,还能继续发现,连公司产品还不熟悉,还是按照以前的思维去做业务,还是接受不了考核,打卡,等。研发类:还是低头做实验,对于行业发生了哪些事情,没有了解,像化学发光,大家还觉得自己有甲功,肿标,传染病项目经验,就能走遍天下,其实我们考核该候选人做出产品的销售业绩,如果没有的话,想拿高工资很难,所以我们经常说,不要觉得稀缺就有竞争力,要继续不断提升自己。--很多人性格有问题,不愿意内部沟通等,用稀缺覆盖自己缺陷的。有危机感的:比如疫情的时候,学生物专业的的可以去医学检验所当实验室经理(基因江湖九哥知道),但疫情结束以后,很多城市开放名额,学生物的也可以考中级职称,有很多人选不去考试,也有的人选自己异地工作,准备考试,拿到职称。类似于这样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愿意付出。能接受公司的不确定性的:现在很多企业在不确定性成长,候选人一旦发现,流程乱,很多东西一直调整,就觉得工作没希望,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会一直调整,我们需要在不确定性中活下来。我自己访谈和研究了目前发展比较好的候选人,其实背后逻辑:拥抱公司+敬畏绩效的我看了吴晓波的年度演讲,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60%税收,60%GDP,90.9%技术创新成果,90%就业,96.4%企业数量。我们要敬畏老板,带来大量的就业,未来的就业趋势,还是在民营企业。三、如果想要个人转型,从猎头的角度,哪些方向以及那些能力是可以给到建议的?- 岗位:我们今年有很多资深的国内岗位候选人,转型到国际岗位上。
- 行业的转换:国际销售,仪器研发(软件,硬件,机械,算法等),可以横跨行业。
- 上下游的转换:中游生产型公司可以去上游,做解决方案类;中游销售可以去下游检验所,等
- 第二不建议的:副业,可以拥有搞副业的能力,但暂时不建议入手。
目前大量的候选人还是根据事实,分析事实,比如集采,目前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别人当时不看好的企业,有很多人都是在企业爆发前期离开的。之所以产生上面的问题,很多候选人远离总部,跟上级或者老板的距离远,没有跟老板的资源匹配,或者身边都是同类型,大家没办法提升到另外一个高度看问题。总结:聊职场话题压力比较大,但还是想把目前的逻辑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都在最美好的年纪,投入到我们最热爱的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