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
Article
首页 > 行业热点
IVD集采,厂家难受,也逼"疯"了检验科!

发布者:IVD资讯

发布时间:2025-01-31

点击:136

来源:健康
近期,国家医保局通报了多家医院存在过度诊疗多收费的情况。比如,为2500多名60岁以上患者开展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等性激素检测,向6万多名无肾脏疾病风险的患者普遍开展“β2微球蛋白测定”……
国家医保局的通报,也揭开了医院行业灰色的一幕,在“以药补医”得到控制的背景下,一些医院又通过增加检查化验来增加收入,即所谓的“以械养医”。
据相关数据,2021年我国公立医院检验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约为11.6%,呈逐年上升趋势。
《医院临床检验科收入成本管控分析》显示,杭州市某三乙医院检验科18-19年毛利率达40%以上。
三明市2024年9月发布的医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收入占比要达到20%。
福安市某医院2023年第三季度检验化验收入占比为28.32%。
如此高的检查检验收入占比,以及不断上升的检验收入,让大众疑惑和担忧。
推行耗材集采,降低化验价格,箭在弦上。

1

检验耗材集采,医院成本压力几何?



在遏制医院过度诊疗的同时,国家医保局正在推动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合理下调。
继2024年10月17日发布首批4个价格规范治理检验项目之后,11月14日,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又发布《关于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第二批)的通知》,再次选取了糖类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甲胎蛋白测定、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测定等10个为第二批价格规范治理项目,通知制定的预期目标在15~50元之间,其中糖类抗原测定化学发光法为50元,癌胚抗原测定化学发光法为35元。
技耗分离被纳入医疗耗材管理主要原则
9月5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支付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按照《通知》的要求,我国将建立医用耗材医保准入制度,未来医保耗材也会像药品一样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目录。
《通知》明确了医疗耗材管理的三个主要原则:通用名管理、目录准入和技耗分离。这三个原则结合将对耗材支付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主要助力。
“技耗分离”为三大主要原则之一,对于检验领域来说,这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而这也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省份开展技耗分离收费。
比如,内蒙古医保局发布《关于落实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同时明确技耗分离收费,不分项目,不分医疗机构等级,只按检测项次,统一收费3.5元 / 项次。
如果把内蒙古原收费和肝功集采后技耗分离收费价格做个对比,原收费 25 项三级医疗机构可以达到 286 元。改革后可以收110元-95元。从最高可收费286元到最低可收95元,下降了 66%。
也就是说,技耗分离收费叠加集采进院价格后,在检测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医院检验科的收入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耗材集采是大趋势。
2021年安徽省发光5种23项开启了IVD集采的先河。
2023年江西省、安徽省分别牵头23省肝功生化类、25省5类18项集采。
今年3月江西省又牵头24省肾功和心肌酶生化类集采,9月江西省等27省联盟35种耗材启动,10月安徽省IVD试剂省际联盟集采也已28省全国联采
2024江苏省以无创产前(NIP)基因检测服务为切入口,在全国率先开展基因检测服务集采。
检验集采使医院试剂成本大幅下降,但在设备更换、检验项目减少等方面面临压力,总收入可能降低。
从成本角度看,集采使试剂成本显著降低。如江西 23 省肝功生化检测试剂类省际联盟集采,平均降幅 68.64%,低密度脂蛋白降幅高达 95.64%,联盟省可节约资金 20 亿元。
28省化学发光集采,中选检验试剂平均降幅52.62%,最高降幅为84.25%,预计一年可为联盟省份医疗机构节约试剂采购费用超过100亿元。
集采引发了厂家降本增效的变革,连诊断龙头罗氏诊断也启动了裁员。

客服热线
13986268233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