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
Article
首页 > 行业热点
疫情退场,圣湘生物“退烧”!

发布者:IVD资讯

发布时间:2023-11-28

点击:92

文|陈梦娟,来源|36氪湖南

2020年是新冠疫情起始的第一年,也是圣湘生物实现两极反转的魔幻一年。


这一年,圣湘生物快速响应,推出一系列与核酸检测相关的产品,火线上市,被媒体称之为“抗疫第一股”。


这一年,圣湘生物实现营收47.63亿元,完成了惊人的1203.53%同比增长,与之对比的是,不久之前公司还因债务问题濒临破产。


飞速增长的业绩背后,是疫情带来的对核酸试剂、仪器及检测服务的需求激增。圣湘生物系国内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最早获批上市的前6家企业之一。


2023年,疫情退场,圣湘生物的处境可以从三季度财报中窥见一斑,1-9月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3亿元、3亿元,同比减少84.45%和81.25%。


从疫情带来腾飞,再到疫情退场后的断崖式下跌,圣湘生物的业绩曲线具有一定普遍性。详解圣湘生物,可以看到IVD(体外诊断)企业们,如今如何面对业绩回落,以及再次出发。

2022年年末,圣湘生物提出了“二次创业”,3个季度过去,圣湘生物“二次创业”创得如何?


图片

从濒临破产到火速上市

其实如今圣湘生物再难,也难不过疫情暴发前几年,彼时圣湘生物甚至一度濒临破产


2008年,国际分子诊断领域领军人物戴立忠,从美国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创始公司之一的Gen-Probe公司离职,回国与合伙人李迟康共同出资成立圣湘生物的前身——圣湘有限。


也正是这位合伙人李迟康将圣湘有限拖入危机之中。2013年1月,李迟康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侦查。


这一事件后来在圣湘生物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披露,2011年至2012年间,公司原股东李迟康以其关联公司博雅眼科医院、翔宇食品等公司的名义,向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农业银行长沙雨花区支行共计借款1.34亿元;私刻公司印章、伪造法定代表人戴立忠的签名,以圣湘有限名义向长安信托借款1.1亿元。


两项借款共计2.44亿元,产生的债务纠纷导致圣湘有限土地、房产、存款等多项资产被扣押、查封或冻结,公司股权、银行账户被冻结,生产经营长期陷入困境。


2015年,戴立忠找到新的投资机构——正奇金融入场。直至2018年,圣湘生物才基本消除这两项债务的风险。到2019年,圣湘生物营收也才3.65亿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据媒体报道,在近一个月时间里,上百家IVD企业都在加速研发核酸检测产品。


IVD(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外,通过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


一直深耕这一领域的圣湘生物是动作最快的企业之一,研发的试剂盒于2020年1月28日获批上市。随后圣湘生物加大人员、场地投入,组织新冠试剂及配套仪器的生产,其子公司圣维尔医学检测所入选湖南新冠核酸检测定点医疗机构,参与新冠检测服务。


一个月后,圣湘生物向资本市场吹响冲锋号,火速开启上市之路,仅仅半年时间,圣湘生物就完成了一系列的上市筹备工作,于2020年8月28日登陆A股


圣湘生物是疫情期间第一批成功上市的IVD企业之一。2020年年末,圣湘生物交出了夸张的成绩单:营收47.63亿元,同比增长1203.53%;归母净利润26.17亿元,同比增长6527.90%。


通过新冠抗疫,圣湘生物的国际业务也大幅提速。据财报显示,2020年其产品服务区域从2019年的40多个国家快速发展到近16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营业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4.98%提升到53.49%。


彼时圣湘生物表示,“圣湘方案”进入众多国家政府采购目录,并与当地大使馆、卫生部和红十字会等机构建立了深入和长期联系。


可以说,2020年至2022年,是圣湘生物业绩腾飞、无限风光的3年。圣湘生物2021年实现营收约45.15亿元,2022年实现营收约64.5亿元。

图片

重兵赛道缺乏想象空间

2022年年末,国内疫情防控政策逐渐发生变化。圣湘生物显然察觉到政策变化对业绩产生的决定性影响,在2022年年报中提出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这里要补充一个背景,按照检验原理和方法,体外诊断可以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POCT(即时诊断)等,而圣湘生物是国内分子诊断这一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所以圣湘生物的策略是,首先继续重兵深耕分子诊断领域,在此基础上向外延展打造体外诊断全生态战略,在基因测序、肿瘤早筛、POCT 等多个领域持续深入布局,在传染病防控、癌症防控、妇幼健康、血液筛查、突发疫情防控、慢病管理等方面打造一系列整体解决方案。


其次,圣湘生物提出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寻找可以替代疫情防控类产品和服务为公司业绩“供血”的业务。


再是,圣湘生物还寄希望于国际化市场。其海外子公司及办事处在印尼、法国、英国、菲律宾、美国、泰国等国家或地区挖掘海外市场和业务,不断申请海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注册准入等。


圣湘生物“二次创业”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其所在的分子诊断行业竞争颇为激烈,守住现有的市场份额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圣湘生物2022年年报中提到,目前国内行业竞争格局中,罗氏、雅培等跨国企业整体处于优势地位,部分技术实力强的国内企业在不同的细分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首先,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圣湘生物都要面对罗氏、雅培等跨国企业的挤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引用Grand View Research的统计,受新冠疫情影响,2022年全球分子诊断市场规模增至308.9亿美元。


在全球分子诊断市场竞争中,由于国外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市场份额向欧美地区厂商高度集中,全球前十大分子诊断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已接近九成,包括罗氏、诺华、雅培、西门子等著名跨国集团。其中,罗氏为全球最大的分子诊断公司,市场占比达29%。


而按照圣湘生物2022年境外营收4.3亿元,在自家总营收中仅占比6.7%,体量很小。


另外,来自国内的友商同样虎视眈眈。

据体外诊断网、健康界研究院数据,市场占有率排名前8名的企业分别为达安基因、华大基因、雅培、罗氏、科华生物、之江生物、艾德生物和圣湘生物,市占率分别为16%、14%、11%、11%、10%、7%、7%、6%。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在疫情的催化下,中国分子诊断行业飞速发展,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31亿元增长至2021年市场规模达175亿元,初步统计2022年市场规模在182亿元左右。


这也是说,分子诊断行业的市场体量还不算大,却有众多旗鼓相当的同行林立,以圣湘生物6%的市占率计算,该项业务在国内市场营收的基本盘在10亿元至11亿元左右。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圣湘生物想要抢占第一梯队并不容易。


图片

“二次创业”道阻且长

如今,2023年来到第四个季度,疫情早已从人们生活中退场,圣湘生物的“二次创业”如何了呢?


从财报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圣湘生物依然是按照去年年末的规划在走。


首先是“第二增长曲线”的情况,圣湘生物表示战略产线加速突破,包括呼吸道检测、生殖道感染检测、血源性感染检测、基因测序等,但未在财报中公布具体营收占比情况和市场占有率。


36氪经搜索发现,在圣湘生物2023年三季度报发布后次日,数家媒体报道,今年圣湘生物常规试剂持续放量,前三季常规试剂销售收入达4.61亿,同比增长超90%。其中,呼吸道产线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超370%。


但圣湘生物并未在三季度报中提及上述具体数据。


如果这一数据可靠,那么增速达3位数的呼吸道产线或许被“二次创业”的圣湘生物寄予厚望。但这个营收体量还很单薄。


其次,圣湘生物打造体外诊断全生态战略也在进行中。圣湘生物显然也意识到分子诊断这一细分赛道体量不大,主要是通过自主研发、战略合作、投资孵化、收购并购、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往生物医疗产业链上下游和体外诊断多个细分赛道发力。


2023年上半年,圣湘生物投资设立湖南湘江圣湘生物产业基金,首期募集规模4亿元,用来投资生物医疗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包括体外诊断、生物医药、生物科技、大健康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企业。目前已投资深圳安赛,向免疫诊断赛道发力。


但这样的投资有很长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短期内并不能为圣湘生物的营收做出很大贡献。


最后,圣湘生物还是将国际化布局纳入经营战略。圣湘生物称,位于印尼、菲律宾、英国、法国、美国等地的海外子公司逐渐步入良性运营轨道,2023年上半年与多个国家签订国家级项目合作。圣湘生物还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引进行业顶尖人才。


但正如前文分析,由于市场占有情况过于悬殊,想要打破欧美巨头在市场上的长期垄断和竞争优势,新增海外市场份额,圣湘生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而言之,技术是中性的,疫情退场后,人们越来越关注疾病防控,包括分子诊断在内的体外诊断技术在健康体检与筛查、重大疾病预警与诊断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而深耕体外诊断行业的国内企业们,或许也需要尽快走出疫情期间业绩腾飞的“风光”,沉下心深耕行业技术,诚如伽利略所说,“科学的唯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

客服热线
13986268233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