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IVD资讯
发布时间:2023-11-14
点击:159
来源:一介书生小郭郭
下楼取快递,雨沥沥拉拉的下个不停,明显感受到寒意,有冬雨的感觉,一看日历,还有三四天就立冬了,时间真快啊。
走到菜鸟驿站,闻到一股火锅味,此刻我穿着单衣,淋了一些雨,更冷了,心里在想,此刻和团队一起吃火锅,喝点小酒该多好啊。火锅暖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内心,在行业寒冬经济寒冬下,有及时发工资的老板和稳定的团队,的确是一件大确幸,想想都很温暖。
这周异常的累,因为姥爷生病,老妈回老家了,我和妻子照顾两个孩子,我只能送完孩子去见客户,又老早回来接孩子,妻子更累,有时候晚上见客户,她要应对两个孩子。我累的不是身体,身体早就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销售工作,每天不见几个客户都觉得不踏实,主要是费脑子,这周都在积极验证我的一些思路,白天从客户那儿得到反馈,晚上还要加班调整,有时候思路兴奋了半夜睡不着,第二天还要继续跑客户验证,逐步把思路变成可落地可复制的验证方案。
2023年只剩两个月了,这两个月对明年异常关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23年感受更深刻。本想着三年疫情终于结束,可以大干一场,没想到赶上行业内卷、FF。也验证了网上流传的一句话,今年难,明年更难。
前几天老大给我打电话问2024年有什么想法,其实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减人减任务,只保留精英,我也能完成总任务挣到钱,精英也能多挣钱,可是又于心不忍,当初招他们进来时说的很好,虽然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特色产品没及时拿证、行业内卷、FF等等,但作为团队负责人,有责任带领团队挣到钱,应该积极想出路,让更多人挣到钱,这样团队才能越来越壮大,战斗力越来越强。
其实老大打电话之前,九月底我都已经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了,老大的电话让我更有紧迫性了,2023年时间真的不多了。2023年不管怎样过去了,可以把原因推给内卷,FF,但2024年呢,这些困难不会消失,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更大的困难,比如集采加剧,医保更卡等,而且是大概率事件。
2023年真的是我入行十年来最难的一年,特别是医疗FF之后,公立等级医院业务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原来高举高打的上量模式也受很大影响,这不是我个人问题,整个行业基本上都是这样。还好我从入职宝创前就感受到行业营销模式的变化,一定把控终端,团队花80%的精力在终端上,一步一个脚印,落地了不少医院、第三方,目前存量业务影响不大。FF之后,我也带领团队积极改变,搞民营,第三方,基层,也有一定的效果,总比躺平强,但效果有限,很难支撑明年的业务增长。
2023年是入行最难的一年,应该也是行业剧变的一年,是生存模式改变起点,能及时改变,接下来更上一层楼,否则只能淘汰,大概率会淘汰很多人。
整个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其实就是最近这10年的事,09年试点新农合,12年普及新农合,瞬间让占中国人口多数的老百姓看得起病了,一下子涌入天量患者,全宇宙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在这十年间从一个院区搞成四个院区,东南北中院区,西院区估计也很快建成,真的是东西南北中。
之前的发展模式是高举高打,厂家,经销商,医生,医院都能收益,反正医保支付,患者对费用也感受不深,但这种模式是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导致过度医疗,大量医保资金浪费,很快就不行。如果只有城镇医保,这种模式还能支撑一些年,毕竟城镇医保交的多,年轻人占比高花钱少,19年新农合和城镇医保合并之后,城镇医保很快被掏空,毕竟新农合主要在农村,农民交钱少,花钱多,再加上疫情三年,医保资金更是见底,如果不及时改革,中国人的救命钱都没有了,所有的集采、医疗FF,底层逻辑就是医保没钱了。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改变不了大环境,只能改变自己,连达叔所在的集团是世界500强,血气全球第一都还裁员呢,何况其他公司呢。年初参加公司年会,住的五星级酒店,吃的自助餐,结果还没有公司食堂饭菜好吃,老板说:“优秀的销售就像好厨师,公司的产品就像食材,未来肯定会更加丰富,但目前就这些,怎么做好是每位想挣钱的销售要考虑的,常规打法肯定不行,一定要探索出适合公司营销的新思路”,老板比喻的很形象,深受启发。
叨唠了这么多,写了客观情况,以及行业发展过程,接下来是我的一点思考,如何应对。
中国人真的很有智慧,危机危机危险和机遇并存,对于普通人,不要浪费每一次危机,这是完成个人跃迁的大好机会。
医疗是政策的行业,就像12年普及新农合之后,天量的患者成就了医疗行业的10年黄金期,可以说野蛮发展的十年。野蛮发展的弊端也随之出现,过度医疗,腐败,医保资金见底等,目前药品、耗材、试剂集采,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药品、耗材零差价了,试剂集采之后,检验也会技耗分离,进一步降低检验费用。
目前的确处于行业寒冬,别说厂家、经销商了,不少检验科主任也迷茫,以后真的技耗分离之后,就一点服务费,没利润空间了,怎么发奖金。其实对于未来的出路,国家已经给了方向,就是DRG付费(按病种付费),医保根据大数据制定合理的报销标准,比如阑尾炎,不同医院不同医生花钱的确不等,从几千到上万,医保就取一个相对合理的金额,鼓励医生医院降低成本,节省的资金可以光明正大的发奖金,其实医生也知道怎么降低费用,但奖金比起其他收入还是有差距,还存在侥幸心理,这次FF就是打破侥幸心理。
为了了解DRG的执行程度,我特意问了在ICU上班的朋友,连救命的ICU也严格执行DRG,算不好账很容易扣钱,苦不堪言,看来国家真的动真格了。
DRG政策真的是釜底抽薪,总额控制,鼓励降低成本,光明正大挣奖金,这是未来的大趋势,早行动早收益。去年参加了一个DRG交流会,一家区人民医院的设备科做的分享,他经常和经销商厂家对接,知道出厂价成本,就积极降低成本,医院有很多结余,不仅医务人员收入高了,医院口碑也更好了,患者更多,医院也继续扩张,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我当时看了PPT上医院的照片,真的不像一个区人民医院,感觉不亚于市中心医院。
而且DRG、FF应该会一直执行,面对环境变化,医院想更好的发展,只有回归医疗本质,治未病,三分治,七分养。到时候有些检查有可能会免费,起到引流作用,吸引患者体检,早期发现病变,不仅能吸引大量患者,治疗成本也更低,结余资金更多,奖金更多。有先见之明的医院可以考虑在环境好的地方建康养院,手术或者慢性病患者,可以定期去保养,花很小的钱就能够控制疾病不复发,医院也能持续给患者服务,继续收益。
对于经销商,想生存好,只能成为“病种综合服务商”,深耕一种疾病,做全产品线,给医院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医生也不用自己算账了,直接全套打包了。这时候就需要整合能力,之前医疗行业行情好时,药品,检验,耗材,设备等等,各做各的,井水不犯河水,现在利润低了,做单一产品线很难挣钱了,只能整合产品线,整体挣钱就可以。
以上只是我的设想,我也在落地我的想法,在一点点推进,等有结果,再继续分享。
更多郭大区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