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
Market
首页 > 市场观察
2024,IVD企业并购加速!

发布者:IVD资讯

发布时间:2024-01-08

点击:157

来源:川越周期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2023年的这一天,老东家给我说,不再投资中国了,所以中国战投部门整体遣散。在2023年春节的前几天,心怀感恩带着N+X的裁员补偿,眼含泪光的离开了Perkinelmer(当时他还没改名叫Revvity)。拜别了带我一路成长的领导们,开启新的路。当时就在思考,本土医疗大健康投资,到底走在了历史的哪个时间点?



2023年初时,我曾预测医疗相关赛道的本土并购时代即将开启,于是我转身加入了一家来自产业战投成员组成的投行机构,干起了FA。


回顾这一年,2023依然算是本土并购的孕育阶段,真正的并购开幕,应该是在2024年。并购时代所需要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总体而言就是:买家愿意买,卖家愿意卖,各个环节人才储备也陆续在路上。


笔者从业近十年,做过产业战投和BD、也曾参与投资机构的创业组建,干过募投管退全流程,之后从投资人转型FA,勉强算是对各方的理解都有些总结心得。本文就买家心态、卖家心态、中介机构成长、投资经理个人职业转换这四个方向,做逐一分析和提出自己的小建议,欢迎大家一起留言探讨。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非药板块)





一、买家心态



我在买方干的时间最久,从投资到BD都干过,非常熟悉买家心态。

01
产业买家


对于产业的买家,钱都是自己一分一毫攒下来的,或者千辛万苦募来的,花钱是小心翼翼,并购是周期漫长且成功率低的,整合运营更是苦活累活,那为什么现在是时机成熟呢?——毕竟没有那么多快钱好赚了,以前医疗器械企业也可以转头去搞房地产,现在只能回来踏踏实实干好主业。


走到并购这一步很漫长。当企业的战略方向确定后,从看上卖家的产品,再到看上卖家的公司和团队,前几步都搞不定的话,才会才会走到并购。




买家心态普遍是:

自己研发 (直接抄、挖团队)> 拿总代但不承诺压货>拿总代承诺压货>花点小钱股权投资拿总代/绑定供应商>并购拿产品和市场份额


并购之王——丹纳赫的故事,各个公众号都说的太多太腻了,我不过多赘述。总结一下:

丹纳赫选的公司“三高特点”:

较高的毛利率、销售管理费用(SG&A)、和资产密集度(Asset lntensity)。较高的毛利率意味着盈利空间,高SG&A意味着优化空间,在丹纳赫利用公司DBS商业系统定量对收购公司改造后,被并购公司融入丹纳赫的渠道和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缓解销售压力,往往可以形成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双升。


在此就分享一个观点:丹纳赫DBS那套,本土想要COPY没那么容易。


本土并购的难题在于:


  • 清晰的战略定位,成熟的战投团队。目前已经有一批上市公司的战投团队打磨成熟,陆续下场。有的IVD企业2023年才开始组建战投团队(主要是疫情赚到钱了,才开始思考怎么花)。有的企业目前还是其他部门高管代管,或者董事长CEO亲自管,但非专职团队就会遇到精力分配和经验不全导致的学费问题。

  • 运营整合难度很大。收购后打算就单靠空降一两个新领导,是很难的做好整合的。当然也可以不整合,只并表,但本人并不看好并表式收购,如果买家不能给收购的资产赋能,那这个收购就是做给投资人看的(大概率,如误伤请见谅)。而企业想通过并购做大,那么整合运营的团队还需要是“可复制的”,本土企业现阶段也在摸索成长期。

  • 专利保护制度不够。说白了就是本土专利不如美国值钱,国内对侵权保护制度也不够。如果是产品好,运营差的企业寻求收购,那买家会反复思考,到底抄还是并,如果有二类证三类证的注册壁垒,会相对好一点。

  • 尚未形成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制度。并非国人聪慧不服管,各个都想自己当老板。主要是“钱没给够,还干的不舒服”。解决这个难题,还需要深刻理解人性。

  • 定价难题。卖家心态不到,或者昔日融资估值过高,定价都很难谈妥。


02
投资机构买家


还有一类国际上常见的买家群体,比如投资机构,大型PE。(比如我前东家就是把分析仪器板块连带Perkinelmer这个品牌名,都卖给了New Mountain Capital)


     


国外的案例不提了,就提最近的,2023年12月29日,丰年资本控股的达利凯普正式在A股上市。虽然达利凯普不是咱们生物医疗赛道的,但是丰年资本对丹纳赫的模式已经研究了好几年。

那么这种控股并购,往往最考验投资机构的管理运营和赋能的能力,而且最好是可复制的整合运营能力。丰年资本准备这支可复制的精益管理团队也是下了血本,这支团队的成员一年12个月几乎天天泡在企业的工厂里,在之前泡沫繁盛的2021年,他们就过着“苦日子”了。这样的布局不是一年、二年能办到的,是需要提前七八年布局的。中国医疗大健康赛道有这样提前布局的投资机构并不多。

所以目前来讲,投资机构想做控股式并购布局,速度是慢于产业并购的。比较适合从一个控股企业入手,打磨团队,摸索激励机制。


尽管如上种种困扰,为什么我依旧认为到了并购时代?因为不管对于哪种买家,都没什么快钱可赚了(此处应有狗头)。


企业要横纵发展才能变大变强,尤其现在资产变便宜了,不出手也挺可惜的。而投资机构也要寻找新的业务和竞争优势,募资困难,业务同质化,管理费不好收了,要构建自己的新壁垒。






二、卖家心态



对于站在卖家角度的理解,是从2023干FA开始的,这一年变化很大很大。


实话说,2023年9月的IPO暂缓和减持新规,是很重的一棒。以前觉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企业主的目标就基本没考虑过被并购。而去年9月后,他们也开始思考。


“干的累啊,是不是卖了呀?拿点钱润了也不错呢”


还有一棒重击,来自投资机构变谨慎了,2023年的投资主题是“有收入有利润”。以前初创企业还能指望把梦想卖给投资人,然后一起努力发展,上不了A股,还有港股、纳斯达克。然而现在融资都困难,投资人2023不敢再相信梦想,尤其美国一些前沿科技企业被收购的廉价估值,也打碎了“中国版xx”之梦。这批创始人,与其被执行回购变身“限高”,还不如趁着姿色不错赶紧套现走人。

还有一些已上市但业务下滑的企业,也无法高枕无忧,2024IPO重启后,可能很快将迎来“退市一家,上市一家”的局面。


所以,综合来讲,中国企业在经历万众创新的盛世以后,不乏一些有技术壁垒的企业,以前估值高昂,收购高攀不起,现在也到了会考虑被并购的时间点。但如何让背后的投资人认可被收购的新估值?也是很考验中国人智慧的时刻。比如,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如果备投企业不破产,尚能支撑账面收益,一旦被廉价收购,可能投资亏损,拉低账面业绩,但是还能回笼适当资金,提升DPI,如何选择。这是个非常难做的抉择,2024年也会继续折磨人。


从我2023年的访谈来看,不管是技术产品见长、还是业务收入和市场份额见长的企业主们,都的确在思考“卖不卖”的问题。


我有一些自己的拙见,供各位企业主参考。




1)产品高壁垒(但又没高到全球第一第二的),营销能力很弱、短时间融不到资组建销售团队的早中期企业。那么应该积极寻找被并购的机会,和自己的投资人股东谈判收购估值。不要觉得自己的估值应该对标2021年的美国的谁谁谁,毕竟时间点不同了,世界变化很快。当下这批买家内心盘算的账是,抄还是并,买这家还是选那家?买家还在比较和犹豫,如果卖家一设限,可能直接劝退对方,而这个技术可能没过几年,买家通过其他方式就获得了。最终卖家错失套现良机。


2)产品高壁垒(但不是全球第一第二),营销能力还行,账上现金足够支撑组建销售团队的初创企业。如果创始人心劲足,那么可以不着急寻求收购,先去自己拼一拼。如果创始人是觉得现阶段收购估值太低不合适的,那更要去拼一拼。不用太担心错失被收购良机。如果还想融资发展的,那估值就不要太高了,否则这轮投资人会成为未来并购谈判的绊脚石(投资机构内部要的回报收益较高,大部分希望企业能走独立上市的路),企业需要钱则优先考虑银行借款。


3)产品高壁垒(全球第一第二),但市场还没被验证的。可能现阶段融资困难,需要熬一熬,放慢发展速度。现阶段被收购的估值也不会太高,除非遇上伯乐。


以上三种产品高壁垒的企业情况,还请记得产品需要高毛利,可以参考丹纳赫收购标准(可接受收购前的高销售和管理费用,但必须高毛利)。低毛利的高壁垒产品,被收购的路会非常坎坷。


4)产品中低壁垒,本土竞品多,有一定市场份额(前五),但缺少足够的资金继续发展的,独立上市存在困难的,尤其创始人背着回购条款的。2024年应该积极寻求并购机会。不管是现金收购,还是换股收购,都要积极的和有实力的大企业抱团取暖,共度周期低谷。本土竞品多,则意味着越来越卷,逐渐卷到没有利润空间,与其干这么苦的活,还不如争取套现或者抱团取暖。缺乏足够资金发展(比如融资不顺利),利润很低/亏损边缘,那么研发投入必然受限,长期发展来看,企业将会越来越丧失竞争力。(投资机构也可以观察自己的被投企业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应该积极劝谏创始人接受并购方案,同时尽快寻找合适买家)




以上的拙见并不足以覆盖全部企业情况,欢迎文末加我微信详细探讨。






三、中介机构需要共同成长




2023年美国在生物医疗领域有多起并购案,买家已经迅速开始抄底了。并且会看到很多项目中,既有买方顾问,也有卖方顾问。但在中国似乎鲜有见到。

那是因为美国的投行业务已经非常成熟的,不单是中介本身业务能力成熟,买方卖方也准备充分。毕竟并购不是靠呼吁出来的,是要有动力推动的。中介机构本身并不足以推动一起双方没准备好的并购。

那么现在本土并购时代来临,对中介机构如FA、券商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简单举个例子,去年我在访谈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企业主的时候,他们普遍都提出了并购需求,大家也发觉了资产在降价,是买入的好时间点,但有时候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明确的并购方向,有的企业有自己独立的战投部门,有的是由其他高管兼任,有的是董事长和CEO亲自上。那么FA能不能根据自己对行业的充分了解,去给买家企业提出合理的建议;根据过往踩过的坑,帮买家设计符合人性的约束条款等。在此就不展开,有机会在之后的文章里分析。

同时对于卖家企业,尤其是未上市企业,如果创始人考虑是并购退出的路径,那么FA很早就要思考有哪些买家,提前铺路,让这些买家和企业进行有效沟通。不能指望像融资FA业务一样,一个项目周期6-12个月就结束了,要有耐心和共同成长的心态准备。


并购是长期的活,中国并购FA的起步,是先和企业共同成长。

当然了,身在其中,我也明白很多困扰。FA的时间就是金钱,如果一直赚不到钱,一直陪跑,团队也会打退堂鼓,产生强烈挫败感。所以不到合适的时间点,不要轻易开启并购服务,要合理规划收入来源和预判收入周期。
本人对中介机构的小小观点是:这是一个非常考验产业资源和行业理解的苦活,不建议撒网模式。而是找一个熟悉赛道的熟悉买家,先服务起来,做朋友;再找一两个熟悉赛道的卖家,陪跑成长。共同摸索中国本土式并购。






四、对于投资行业内的个人而言




2023年持续魔幻啊,这一年陆陆续续听到很多投资人、FA朋友离开了当前机构,去了产业,做融资负责人、BD、战投、CEO等等。也听到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的招人标准,降低了学历的要求,但加上了“必须有产业背景”。也因为国资LP的出手,对风控提出更高要求,对GP提出了更严苛的跟投诉求,VP起步都要强制跟投,深度捆绑了投资经理的现金流。所以,有一批投资人转换赛道或成必然。


而这些做过多年投资,具备投资和宏观视野的投资人,回归产业后,自然会帮企业构建一套量身定制的战略规划,推动本土并购发展。

这里特别再次提到丰年资本的案例,丰年收购达利凯普后,派驻85后投资经理刘溪笔到公司担任董事长(也是刘溪笔当年主导丰年收购达利凯普),时年31岁。上市后她持有股比3.59%(目前该部分股权市值3.6亿)。作为2014年入行的投资经理,委派到上市公司董事长兼重要股东,履历相当光鲜,造富能力很强。但如果搜索刘溪笔的照片和一些新闻的话,会看到华发早生,个中辛苦外人不知。尽管如此,这也是值得各位参考的一条金光闪闪的职业发展路径。


(作者微信)

客服热线
13986268233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